当年装修时金斧子配资,我不顾家人反对,
执意给全屋做了 “瓷砖上墙”。
那时觉得亮堂堂的特别时髦,可住了 3 年,才发现这看似完美的选择金斧子配资,藏着一堆让人崩溃的问题。
刚装完的头半年,确实美得让人得意。亮面瓷砖反射着阳光,客厅显得格外宽敞明亮,朋友来做客都夸 “干净又高级”。厨房、卫生间的瓷砖墙面,擦起油污和水渍也格外顺手,我一度以为自己选对了。
但新鲜感褪去后,第一个让人头疼的是审美疲劳。瓷砖的纹理和颜色从一开始就定死了,不像壁纸能换风格,看久了只觉得单调呆板。更糟的是,入住第二年金斧子配资,客厅墙角的一块瓷砖因为空鼓脱落了一小块,虽然找工人补了,但新瓷砖的颜色和纹理总差那么一点,像脸上的疤痕一样显眼。后来才知道,瓷砖上墙一旦出现破损,想找到完全匹配的替换品几乎不可能,这点远不如乳胶漆灵活。
成本账更是越算越心疼。当初选的是中等价位的瓷砖,本以为花不了多少钱,可实际算下来,光瓷砖胶就比普通水泥砂浆贵了三倍 —— 工人说这是为了粘得牢,不能省。加上贴墙的人工费比贴地贵五成(因为对平整度要求高),全屋瓷砖上墙的花费,够做两次乳胶漆 + 壁纸的组合了。更讽刺的是,现在看邻居家花一半钱装的艺术漆,质感反而比我家的瓷砖更显档次。
生活里的磕碰成了家常便饭。我家孩子刚学会走路时,在客厅跑着玩,一不小心撞到瓷砖墙角,当时就磕出了血包,哭得撕心裂肺。从那以后,我不得不给所有墙角都装上防撞条,原本利落的线条被弄得乱七八糟。想在墙上挂幅画、钉个置物架也成了难题,有次请师傅打孔挂婚纱照,钻头刚碰到瓷砖就裂了道缝,最后只能放弃,婚纱照至今还靠粘钩挂着,总担心哪天会掉下来。
冬天的体验尤其糟糕。北方的暖气房里,瓷砖墙面摸上去总是冷冰冰的,整个屋子少了点暖意。南方的朋友更惨,回南天的时候,瓷砖墙面上全是冷凝水,用干布擦完不到半小时又会冒出来,时间长了,墙角的缝隙里还长出了霉斑,怎么清理都除不尽。
最让人崩溃的是清洁死角。厨房的瓷砖缝里,油污会慢慢渗进去,用了专门的清洁剂也只能擦掉表面,那些黑黢黢的缝隙越看越闹心。卫生间的瓷砖则容易结水垢,特别是淋浴区的墙面,每次洗澡后都得及时擦,稍一偷懒就留下印子,时间久了变成顽固污渍,亮面瓷砖反而更显脏。
现在每次看到朋友家温馨的乳胶漆墙面,能随意贴照片、换装饰画,我就后悔当初的决定。瓷砖上墙或许适合公共场所,但对家庭来说,真的太 “硬” 了 —— 硬邦邦的质感、硬碰硬的磕碰、硬着头皮处理的麻烦。装修选材料,终究还是要回归生活本身,那些看起来光鲜的选择,未必经得起日常的打磨。
维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